各位朋友,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特斯拉用的电池长得像5号电池?为什么通用用的电池像面包片?为什么蔚来ES8的电池像个移动硬盘?
据关于第一个问题,据业内传闻,当初特斯拉刚刚起步,找不到电池供应商,松下和它的圆柱电池救特斯拉于水火,特斯拉发达后,并没有忘记这位“下嫁”自己的公主,就一直用着松下的电池到现在,甚至是未来。
那么后边几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不妨跟着邦老师往下看看吧。
首先我们先要认识到:三种动力锂电池的内部构成要素区别不大,都是锂电池,核心差异在于圆柱和方形电池主要采用金属材料作为外壳,而软包锂电池采用铝塑膜作为封装外壳。下面一个一个聊:
■ 圆柱形电池
供应商:松下、索尼、江森自控
使用车型:特斯拉全系、江淮IEV系列
优势:生产工艺成熟、PACK成本较低、电池产品良率较高、散热性能好
劣势:重量大
新能源车常用的圆柱形电池长得很像我们日常使用的5号电池,这种电池历史久远,生产工艺非常成熟,还有国际标准。我们经常提到的特斯拉21700,这个数字指的其实是它的尺寸为21毫米×70毫米。
另外,因为其本身形状的缘故,很多圆柱形电池排在一起时,能留出空隙散热,你看方形电池如果排在一起,中间是没有缝隙的。
但是这种电池有个特点,单体能量密度低,想要同等容量就必须多带电池,再加上必须用金属外壳,导致重量很大。
■ 方形电池
供应商:三星、宁德时代、国轩高科
使用车型:宝马i3、荣威ERX5、蔚来ES8、比亚迪系列、广汽传祺新能源GE3
优势:布局灵活,能实现定制、安全性好
劣势:单体差异性大,标准难以统一
方形电池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实现定制,说的简单粗暴一点,就是主机厂和供应商可以针对一辆车设计一套电池布局方案,但这变相增加了双方的人力资金成本;也产生了另一个问题,每个车的电池都不一样,造成目前市场上方形电池型号众多,工艺很难统一。
你想想看,假如你是个乙方,是现成的模板拿过来往上套好用,还是自己和客户一直商量讨论做一个定制版出来?
■ 软包电池
供应商:LG化学、孚能科技
使用车型:别克VELITE 5、日产聆风、奇瑞eQ、北汽新能源
优势:重量轻、能量密度高
劣势:单体差异性大,标准难以统一、机械强度差
软包电池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手机的电池。它使用铝塑膜作为封装材料,显而易见的比使用金属外壳的上面两种电池要轻;但自然也没有上面两种方法对电池的保护性好。
■ 未来是软包电池的天下了?
软包电池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在现有技术水平上提升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根据高工锂电的统计,软包电池比同等容量的铝壳包装电池轻20%,与同样尺寸的铝壳电池,容量高出50%。
现在19年的补贴政策尚不明朗,但可以肯定是补贴金额跟电池的能量密度息息相关,软包电池在这一项上优势巨大。
■ 铝塑膜国产化是个问题
那么为什么还有许多厂家不使用软包电池呢?前面提到,铝塑膜是软包电池和上两种电池最大的区别,单片电池组装后用铝塑膜密封,形成一个电池,铝塑膜用来保护内容物。这东西在日常中也常见,比如胶囊的外包装……
主要的问题是,铝塑膜一般被日本厂商垄断,日本的DNP自己一家市占率就接近50%,剩下的昭和电工也能占到25%左右,这两家还出了各自的工艺标准。
而国内厂商因为工艺、设备等原因,产品的某些指标是达不到日本的水准的,比如冲深,国产的在5毫米左右,而日本要求在8-12毫米。
当然国内也有许多优秀的供应商在不断努力,比如新纶科技(收购了日本T&T铝塑膜方面的业务),以及上海紫江。
■ 电池厂商青睐软包电池吗?
根据中国储能网的预测,2020年国内软包动力电池出货量预计35.9兆瓦时,渗透率达38%,相比17年5.5兆瓦时左右的出货量新增约30兆瓦时。
目前国内的孚能科技、捷威动力、国能电池等,都规划了软包电池的新增产能。
■ 邦点评
邦老师认为,在国内政策高度倾向于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的前提下,软包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低重量是其最大的优势,足以使得厂商和供应商倾向选择它。但其单体电池一致性还需提升,另外也需要类似圆柱电池的行业标准不断完善,核心技术的提升也是影响未来软包电池能否成为主流的关键。
导热垫 导热片 导热泥 导热凝胶 新能源汽车导热硅胶 动力电池PACK导热垫 石墨板 绝缘石墨膜 散热屏蔽材料 导热硅胶 东莞散热石墨 热压邦定材料 ACF导热带 硅胶皮 硅胶导热垫 石墨散热膜 导热硅胶台资 台湾石墨材料 散热方案 台湾导热硅胶 导热衬垫 台资导热 石墨 绝缘导热硅胶 石墨散热板 硅胶垫 热压邦定硅胶皮 纳米碳铝挤型散热片 纳米碳铜散热片 铝散热器 铝纳米散热片 铜箔纳米碳 纳米铝片 热辐射散热片 红外线散热器 超高纳米碳
东莞市兆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雅瑶工业区东一路7号
FAX:+86-769-81629313
企业邮箱:sales@zesion.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